欢迎访问beat365 / 河南科技大学官网首页
学院办公室 / 0379—65626265 / wlyb@haust.edu.cn

通知公告

beat365《凝聚态物理》

2010年10月13日 18:20

凝聚态物理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丰富和最活跃的兼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分支学科,本学科主要利用现代计算技术、物理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凝聚态物质体系,包括晶体材料、功能薄膜与体材料、自旋电子学与磁电子学器件、纳米与介观体系等,以及相应的器件物理与应用;研究凝聚态物质的输运及光谱学性质;凝聚态体系的电子结构与固态相变;研究固体物性在信息、材料、能源、医学等技术领域中的新机理和新应用。
        2008年河南科技大学凝聚态物理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
招生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李立本:0379-65626260     13526928769
        巩晓阳:0379-65626275     13613798509
        学院办公室:0379-65626265
(一)凝聚态物理专业介绍
        我校凝聚态物理学科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形成一支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富于创新精神、团结合作的高水平学术队伍,拥有博士生导师   1人、教授4人、博士16人。在凝聚态物理研究方向上做出具有特色的工作,在国内凝聚态物理学界占有一定的地位。本学科突出优势在于把凝聚态物理实验与理论的基础研究与材料物理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支撑,拓展新型功能材料的探索、研究和开发。
(二)主要研究方向介绍
        1.凝聚态理论与计算凝聚态物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致力于用Landau—Devonshire理论研究应力分布对铁电膜铁电/介电性质的影响;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块体和薄膜铁电材料的能带结构、光学性质、力学性质;用Ising模型研究铁电薄膜的相变行为。
        2.陶瓷和薄膜材料与技术
        本方向重点研究物理功能陶瓷和薄膜材料,其特色主要包括高介电陶瓷、锂离子电池薄膜、磁性薄膜、透明导电薄膜等的制备与理论研究。
        3.工程光学
        本方向主要致力于激光测试技术和信息光学等方面,其特色主要包括激光器研究、激光测试技术、光学器件、光纤无源器件等方面的研究。
        近三年来,本学科发表被SCI、EI、ISTP收录的相关论文150篇。在用朗道理论讨论铁电薄膜、介电性质受应力的影响及畴界的移动方面在国内处于先进地位。在基于腔QED和人造原子实现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的理论研究方面以及低能量激光生物刺激效应方面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三)培养目标
        学科重视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河南省和中原地区凝聚态物理领域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凝聚态物理硕士研究生。通过学习,学生应具有比较扎实宽广的数学基础,了解本学科目前的进展与动向,并在某一应用方向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及某些软件,具有独立进行理论研究或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某个应用方向上作出有理论或实际意义的成果。毕业后可以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决策咨询机构和某些企业从事理论研究、开发服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
(四)导师介绍
1. 硕士生导师:李立本
        李立本,男,1963年11月生,河南省洛阳市人。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现任物理与工程学院院长,凝聚态物理方向学术带头人,河南省物理学会理事,洛阳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1983年毕业郑州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获南京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先后在《PHYSICS LETTERS A》,《Solid State Communications》,《Physics Review B》,《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INTEGRATED FERROELECTRICS》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10篇被SCI收录。获河南省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1等奖。对莫尔条文的成因、和谐系统的性质、外延膜中的应力及其对铁电膜性质影响等课题的研究有独到见解。主编教材两部,参编一部。完成国家、省、校级项目5项。在研国家、省、校级项目5项,作为第二主持人参加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
        联系方式:13526928769         Email:   liliben2001@sina.com
2 硕士生导师:夏立新
        夏立新,男,湖南安化人,   1966年10月生。1990年获湖南师大物理系物理教育专业学士学位。2006年获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量子光学博士学位。2005年获得副教授。2005年1月被确定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主要参与研究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了湖南科技学院青年重点课题1项。获湖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赛课优胜奖(2001年)一次。2005年6月,在湖南科技学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位居第二名,荣获二等奖。2001年至今发表论文共17篇。有8篇被SCI收录,其中,第一作者有4篇,第二作者有1篇,第三作者有3篇。                          
      联系方式:15978652618        Email:   xialixin19@sohu.com
3. 硕士生导师:熊国欣
        熊国欣,男,山东省博兴县人,1962年8月生,物理学副教授,洛阳市优秀教师。198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主要从事医学影像物理、激光生物学与激光医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其中主持完成的《低能量激光对肿瘤抑制作用的研究》、《He-Ne激光对瘢痕组织康复作用的研究》通过省科技厅鉴定,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主持完成课题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作者的著作《核磁共振成像原理》一书由科学出版社于2007年8月出版。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38篇。  
     联系方式:0379-64915002        E-mail:   xgx64915002@sina.com
4. 硕士生导师: 张庆国
        张庆国,教授,洛阳市优秀教师。现任河南科技大学物理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洛阳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光学及原子吸收测量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参加河南省和学校的科研课题5项,教研课题10项,并获省级奖5项。出版著作、教材4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2篇,其中有8篇分别被SCI、EI等三大检索系统收录。先后主讲了大学物理、理论力学等4门课程,主持的大学物理课程,获河南省优秀课程和学校的精品课程。主持并成功申报“应用物理”、“材料物理”两个本科专业和“凝聚态物理”硕士点。
        联系方式:13939939223          E-mail:   zqg@mail.haust.edu.cn
5. 硕士生导师:李小红
        李小红,汉族,1974.12,副教授,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方向:原子与分子物理。近3年,发表的科研论文共计30篇,全部被SCI收录。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和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并获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和河南科技大学青年基金各一项。
        联系方式:13461011233            E-mail:   lorna639@163.com